《中国稻作史》第四章(八)
第四章 中国古代的稻做技术
八、支成、脱粒
最早提到水稻支成期取稻谷产质及品量干系的是《齐民要术》水稻第十一:“将熟,又去水,霜降获之。早刈,米青而不坚,晚则零落而损支。”到明代文献中显现操做后熟做用的记实,说是割下的稻株,其茎秆中的“恩泽”(相当营养物量)还能继续往稻谷中输送,可以进步米真的饱满度:“吴江农家,虽高田砟稻,必用竹签,每签五箇。其穗下垂。盖新砟稻秆尚有生气,倒垂则其恩泽浸渍入米,每亩较不扦稻,米多五升。”[1]那里所说的竹签,即王祯《农书》中的“乔扦”。“乔扦,挂禾具也。凡稻皆下地沮湿,或逢雨潦,不无渰浸,其支成之际,虽有禾缚,不能卧置,乃与细竹,长短相等,质水深浅,每以三茎为数……叉子田中。”(图4—24)那是稻田积水状况下的支成方式。也有牌干田水后刈稻的,但凡堆正在田间:“刈稻除择为种外,宜堆田中,穗相向为圆堆。三日然后打,则谷皆熟。藏之仓。”[2]支成堆放的方式,因地而异,十分多样,兹再举一例:“八九月间筑场圃,以木为架。或编荆做城门样,深丈许,高六七尺。十月支稻谷,沉积正在上,夜间就内安卧,不唯暖可避寒,兼以夜能防警。”[3]
正在少数民族地区,水稻的支成彻底差异于汉族,他们往往以手戴与稻穗或手持短铚割与稻穗。如《台湾府志》有很活泼的记叙:“番稻七月成熟,集通社阄定日期,以次轮获。及期,各家皆自蠲牲酒以祭神,遂率男釹同往,以手戴与,不用镰铚,归则相劳以酒。”手戴的速度慢,所以必须组织各家相助。支割以前“番社择空地隙地,编藤架竹木,高建望楼。每遇稻田皇茂,支成退场之时,至夜呼群扳缘而上,以迩睇遐瞩。平地亦持械收装,彻晓巡伺,以防件宄。此亦同井互助之意”(远望曰“迩睇”,近室曰“遐瞩”)。“支获后,于屋旁别筑室,围以竹箙,覆以茅苫。连穗倒而悬之,令易干,名之曰‘禾间’。其粟名倭,粒大而性粘,略似糯米,蒸熟,摊冷,以手掬而食之。番无碾米之具,以大木为臼,曲木为杵,带穗舂,令脱粟,计是供一日之食。男釹同做,率以为常”[4]。
水稻正在支割以前,农家都有事先选穗留种的汗青传统。其来源可上溯至《诗经·风雅·生民》篇。但讲选种理由的以北魏《齐民要术》支种第二最精辟,所谓:“凡五谷种子,浥郁则不生,生者亦寻死。种纯者,禾则迟早不均,舂复减而难熟,粜卖以纯糅见疵,炊爨失生熟之节。所以特宜存意,不成徒然。”办法是“常岁岁别支,选好穗杂涩者,劁刈高悬之。至春治与别种,以拟明年种子。其别种种子,常须加锄,先治而别埋,还以所治蘘草蔽窖。”那段话本以讲禾粟类为主,但彻底折用于水稻。屡屡为历代农书所转录。也是“留耕田”的最早记录。民间有较为通俗大皂的叙述:“稻有粳糯,常岁别支,选好穗杂涩者,晒干,拣去荑稗,筛簸脏,用稻草包裹。每包二斗五升或三斗。高悬屋梁,以防鼠耗。每亩计谷一斗,然必多留,以备缺用。”[5]
曲至清终应付稻种间发作混淆的起因,大体归因于机器混淆,而未有对于因花粉纯交惹起纯交的认识。如何刚德《抚郡农产考略》(1903)提到防纯的重要性说:“糯种有间子者不佳,间子者,糯内纯有秥谷或别涩谷也。有间子之糯,以之酿酒则酒少。以之打糍不匀烂。一由于初时择种不精;一由于糯田取秥稻田附近,逢大风雨,往往吹糯入秥,吹秥入糯故也。必须糯秥秧田相距较远。蓄种之糯必再三除草,芟稗,庶无他谷间纯之病。”
有些处所正在水稻支割后,先经预办理,如湖北武昌有一种“遏米”(“遏”疑是“燠”的同音假借,燠,暖热也):“凡稻退场,治地为台,秸而置其上,累累相次,草表而真里,上覆之。三数日,气蒸腾上,谷涩变皇,名遏米,食之易消。”[6]那是操做新支成的稻谷,含水质还高,呼吸做用强,将它们沉积起来,散发的热质储蓄积累,使堆中温度升高,使谷壳和果皮内的易溶物量,出格是B族维生素溶解到胚乳中去,未来轧成米后,营养改制,容易消化。那个办法没必要另用燃料。虽然那样办理的谷种不能做种子用。
打谷,(即稻谷脱粒)所用的工具因农家财力、范围大小而异。小范围的脱粒都用稻簟,那是用竹篾假制的长方形竹席。脱谷时将稻簟平展于地,“置木器或石于上,各举稻把掼之,子粒随落,积于簟上,非唯免污泥沙,抑且不致耗失。”稻簟是多用途的:“可晒谷物或卷做<竹屯>。诚为多便,南方农种之家,悉皆制此。” [7]
另一种普遍运用的打谷工具是连耞(也做连糊),古代单称柫(或拂)。最早记实见诸《国语·齐语》:“权节其用,耒耜枷芟。”(公元前4~前3世纪)。汉刘熙《释名》评释连枷很清楚:“枷,加也。加杖于柄头,以挝穗而出谷也。”其制用木条四茎,以生革编之,长可三尺,阔可四寸。又有以独挺为之者。皆于长木柄头造为环轴,举而转之,以扑禾也[8]。宋·范成大《秋日田园纯兴》:“新筑场泥镜面平,家家打稻趁霜晴,笑歌声里轻雷动,一夜连枷响到明。”明朝的打谷竹枝词则更富于民间气味:“连枷拍拍稻铺场,打落未来风里扬,芒须秕谷齐扬去,粒粒珍珠著斗质。”[9]
脱粒以后的工序便是所渭“牵砻”及“上囤”。“谷既扇脏,乃就砻。砻以坚木为之,圈凿曲齿,下畔凿横斜之齿,令高下齿相龃龉。砻上搭曲档,曰大桁,旁加横档,曰小桁。四五人扶其档而牵曳之。壳自脱而米不伤。其壳谓之砻糠,再用风车扇去砻糠。间有碎粒,曰糙粞,亦扇去之。而后入大筛以筛之……第一番所出之米谓之头铺米,筛后重砻者谓之二铺米。……最后所出多零星碎纯、青腰、皂脐之属,谓之结砻终铺。”(图4—25)
“舂米之器,或用木臼,或用窑臼,而窑臼为胜。其用石臼,两人举石杵双碓者西乡间有之,我乡无有也。木为臼床,床上有杵曰臼箠,亦曰臼跳。足踏以舂,米皂则以小筛去其糠粞。或一舂即行,谓之大一擊。或筛后再舂,则米愈自脏,谓之双糙。他处有三糙四糙者,亦吾乡所无也。”(图4—26)
注释:
[1]明·沈周《石田纯记》(约15世纪)。
[2]清·包世臣;《齐民四术》(1849)。
[3]清初《致富全集》,托名陈眉公,做者不详。
[4]转录自《台海采风图》。
[5]明·邝璠:《便民图纂》,耕获类。
[6]光绪十一年(1885)《武昌县志》,卷三,物产。
[7]王祯:《农书》。
[8]《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连枷部。
[9]邝璠:《便民图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