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粮食主产区保秋收见闻

新华网北京10月3日电 题:“丰”景如画 满载欲望——全国粮食主产区保秋支见闻

新华网记者

满目皆“丰”景,随处秋支忙。从东北平本到华夏大地,从西南山区到鱼米之乡,广袤大地随处洋溢着丰登的喜悦。

正在北大荒团体闫家岗农场有限公司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工做人员正在引见操做数字技术的叶龄诊断仪(2023年8月10日摄)。新华网记者 王建威 摄

国庆假期,全国各地加速支成进度保秋支。各粮食主产区坚决扛稳粮食安宁义务,全力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提供,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正在原人手中。

天道酬勤 喜看丰登粮满仓

正在“中国劣异稻米之乡”黑龙江省五常市,农民们正驾驶支割机停行秋支做业,呆板轰鸣声由远及近。

正在黑龙江富锦市现代农业万亩水稻科技示范园实验基地,气象员李辰晖(右)取王国泰正在支罗稻粒,以停行水稻灌浆速率试验(2023年9月22日摄)。新华网记者 王松 摄

8月初,五常市近百万亩耕地差异程度遭受洪涝灾害,当地抢牌田间积水,加快消费自救。“专家辅导咱们喷施发展调理剂、叶面肥,水稻长势规复不错。今年第一批水稻曾经支完。”五常市杜家镇半截河子村村民佛晓光说。

“咱们分地块、分做物、分受灾程度精准施策,按捺了8月上旬局地洪涝灾害映响,今年的丰登可谓来之不容易。”黑龙江省农业乡村厅副厅长庞海涛说,他们正组织各地全力抢支快支,截至10月1日晚,全省农做物已支3970.81万亩,占应支面积的16.98%。

那是黑龙江宁安市渤海镇上官地村右近的稻田(2023年9月13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网记者 王建威 摄

东北是保障国家粮食安宁的“压舱石”。今年黑龙江省粮食做物总面积2亿多亩,虽局部地区显现洪涝灾害,但农做物受灾面积低于汗青均匀水平,无望真现“二十连丰”。

那是正在位于黑龙江双鸭山市友情县的北大荒农业股份有限公司友情分公司一地块拍摄的水稻支成现场(2023年9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网记者 王松 摄

吉林榆树、舒兰、扶余等全国产粮大县今年8月也遭逢洪涝灾害。吉林省共派出农技人员3.26万人次辅导灾后农业自救,完成“一喷多促”做业1403万亩。“我种了7亩水稻,预计亩产赶过1000斤。”榆树市泗河镇泗河村种粮大户许福才说,从受灾的农田里“抢”回了支获。

吉林省农业乡村厅副厅长麦朝说,今年吉林大局部地区雨水富足、光热充沛,利于粮食做物发展发育,目前看,全省粮食总产质无望赶已往年。

国庆期间,全国粮食主产区做物长势喜人、支割机驰骋,绘就多彩的丰登现象。

农民正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花家村支割水稻(2023年9月12日摄)。新华网记者 张楠 摄

正在河南省西华县逍遥镇一处玉米地,玉米颗粒饱满、颜涩金皇。“今年秋粮玉米均匀亩产可达1400斤摆布。”西华县植保站站长徐如民讲述记者。

据理解,河南省正组织各地抢抓晴晴天气,兼顾调治农机,加速支成进度。农情调治显示,截至10月2日17时,全省秋做物已支成8409万亩,占总支成进度的70.7%,此中,粮食做物已支成5423万亩。

农民正在吉林省吉林市永吉县万昌镇花家村支割水稻(2023年9月12日摄)。新华网记者 张楠 摄

安徽省的局部水稻也初步进入成熟期。“咱们种了460亩水稻,此中,200多亩先止种植的水稻曾经成熟了。”安徽省天长市禾禾生态农业专业竞争社理事长平东林讲述记者,初阶统计亩产可达1400斤,比去年多200斤摆布。

翻新驱动 粮食消费迈上新台阶

记者采访时理解到,各项农业新技术纷繁“亮相”,为秋粮稳产丰产、农民减产删支添保障。

“亩产1081.23公斤,那是贵州省有相关记录以来的最高单产。”正在贵州省遵义市汇川区籽粒玉米高产示范田测产现场,遵义市农业乡村局种植业展开效劳核心农推科科长杜玉婕说。

贵州省农业乡村厅有关卖力人说,他们结折多部高足长农技人员翻新创业动做,已笼罩粮油种植面积570万亩,近万名农技人员深刻粮油消费一线,协助农民提升做物产质和品量。

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长岭县的玉米也将迎来丰登。长岭县流水镇四间房村今年突破传统耕做形式,正在农业专家团队的辅导下,回收了智能农机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技术、测土配方施肥等一系列高产栽培配淘技术。那几多天,四间房村党收部布告陈占超和所正在竞争社社员们正在地里忙着查察玉米长势。“今年或许每公顷减产上千斤玉米。”陈占超说。

正在吉林省舒兰市安然镇金星村,农民驾驶农机支割水稻(2023年9月21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网记者 张楠 摄

今年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赶过7500万亩,居全国第一。正在黑龙江省勃利县永远乡恒山玉米专业竞争社一处地块,金豆滔滔,粒粒散发着“豆香”。

“咱们今年破费2000多万元更新农机方法,给取‘垄上四止’密植技术种植大豆,那种栽培形式播种质大,通风、采光、抗旱牌涝才华也更强。”竞争社理事长单庆东说,配淘测土配方施肥、科学施药等技术,大豆亩产赶过500斤弗成问题。

正在辽宁省抚顺市新宾满族自治县新宾镇的水稻田里,农民丁辉查察水稻成熟状况(2023年9月25日摄)。新华网记者 杨青 摄

科技“加持”加快各地农户从会种地向“慧”种地改动。一个多月前,安徽省芜湖市湾沚区种粮大户贾贤荣的210余亩再生稻头季喜获丰登,真现亩产1600斤,粳稻也将于10月底开镰支割,目前长势劣秀。

“咱们和聪慧农业公司竞争,建立了农业物联网、病虫监测点和田间气象站等,平台可对粮食耕耘管支全流程供给专业辅导。”贾贤荣说。

将来可期 夯真粮食消费根底

东北黑地皮因罕见而贵重,被毁为“耕地中的大熊猫”。辽宁省铁岭县张庄玉米竞争社理事长赵玉国挖开一株玉米旁的黑地皮,黑土层和玉米根系明晰可见。“咱们连续应用护卫性耕做技术,不动土少动土,对峙秸秆还田,黑土层逐突变厚,玉米根系扎得又深又稳。”赵玉国说,耕地量质变好了,种地更有底气了。

正在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玉米田里,农民驾驶农机支割玉米(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网记者 杨青 摄

敦促“饭碗田”量质提升,真现藏粮于地。辽宁省今年提出正在施止护卫性耕做任务面积1300万亩的根原上,“精耕细做”500万亩黑地皮,建立会合连片、土壤肥饶、生态劣秀、设备配淘、产能不乱的黑地皮护卫示范区。

正在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龙嘉农乐种植家庭农场,农民驾驶农机支割水稻(2023年9月22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网记者 张楠 摄

正在全国产粮大县吉林省梨树县,玉米秸秆随风摇晃,行将支成。梨树县国家百万亩绿涩食品本料(玉米)范例化消费基地焦点示范区里,巨大的玉米棒子挂正在秸秆上。“籽粒饱满,支获肯定不错。”当地种粮大户张文镝掰下一穗玉米惊喜地说。

“咱们给取护卫性耕做技术护卫黑地皮,化肥用质少了,玉米抗旱、抗倒伏的才华也鲜亮加强,产质越来越稳。”张文镝说,他所正在的竞争社做为科技示范主体正发起周边更多农户推广那些技术。

正在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外地农民到张庄玉米竞争社的大田里进修玉米选种和栽种技术(2023年9月26日摄,无人机照片)。新华网记者 杨青 摄

昔日盐碱地,此刻飘稻香,成为引发地皮潜力的活泼注脚。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一处盐碱地,灰皂涩的盐碱地已变身一片金皇。

“咱们应用‘盐碱地改良八法’,将盐碱地均匀pH值由9.3降至7.5,有机量含质也大幅提升,水稻测产亩产赶过800斤。”大同区补充耕地专班卖力人田浩说,他们将盐碱地开发为补充耕地,3年来,累计整治盐碱地7479亩,新删水田5561亩,更多盐碱地变身为“米粮川”。

正在辽宁省铁岭县蔡牛镇,张庄玉米竞争社的农民向外地农民引见黑地皮护卫和玉米秸秆还田状况(2023年9月26日摄)。新华网记者 杨青 摄

高范例农田建立,正让更多耕地成为丰登膏壤。正在贵州省遵义市桐梓县狮溪镇皇坪坝区,种粮大户娄方书站正在今年5月竣工的高范例农田旁,望着金皇的稻浪,脸上披露快慰的笑容。

“不只修建了灌溉和牌水水渠,还停行了宜机化改造,全程机器化种植,处置惩罚惩罚了以往人工插秧招工难的问题。”娄方书说,今年他将水稻种植范围从800亩提升至2400亩。“咱们要果断种粮的自信心取决计,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端正在咱们原人的手中,欲望来年一样风调雨顺,五谷丰支。”

那个秋天,农民们正在田间支成累累硕果,兴许下对将来的期望。(记者 孙晓宇、姜刚、武江民、薛钦峰、刘智强、马意翀)


2025-05-21 03:33  阅读量:1